您当前的位置:365娱乐登录  >  政法人物
 
杨平:乡村法官老杨
www.hqncxys.com 】 【 2015-09-16 17:23 】 【来源: 365娱乐登录】

乡村法官老杨

——记通江法院永安法庭法官杨平



  他,自从部队转业到法院工作至今,只因为心中的一个信念,在基层人民法庭一呆就是24年,仅有的一次岗位调整也不过是从这个法庭到了另一个法庭。他,就是通江县人民法院一级法官杨平同志,因老杨性格随和又常年呆在基层,乡里的群众都干脆叫他:乡村法官。我们问他为什么执意要在法庭工作,他的回答更干脆:方便老百姓打官司。

  扎根基层他无怨无悔

  今年57岁的老杨出生于通江县广纳镇青寺桠村一个普通农户家庭,1973年12月刚满19岁的他应征入伍,1976年在部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条件艰苦的西藏服役7年,先后任班长、排长、连级副指导员。

  转业返乡后,1987年9月他被安排到通江县人民法院工作至今,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老杨在法院工作的第一站就到了麻石法庭,这一站就站了11年。1998年,经征询老杨意见,组织上安排他到了永安法庭,在这里,他又已工作生活了13个春秋。老杨自己却说,到基层法庭来工作,是我毕生的选择。

  在老杨办理的数千件案件中,绝大部分都是调解结案,调解率高达80%以上;他参与执行工作,也很少采用强制措施,多以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就化解了被执行人的抵触情绪,执行和解率达95%以上。最让老杨引以自豪同志们认同的是,他主办的案件,从无一例改判或发回重审,这放在全院来说,也是罕见。难怪院领导常说:把案件交给老杨承办,老杨操心,群众放心,领导省心。

  90年代老杨在麻石法庭工作时审理了一件“离婚纠纷”案,庭审中原被告双方均因不满对方举证夸大其词致相互谩骂,他与老庭长整肃庭审纪律,休庭释明法律规定,以情理反复耐心做工作,终于使双方心平气和达成了调解协议,当事人向某及亲友走出法庭后由衷叹服:法庭法官不是崴的。

  1990年5月老杨在执行向某与钱某“损害赔偿纠纷”案时,涉案标的额仅578元,被执行人钱某家地处偏僻又无通村公路的半山腰,经传票传唤钱某仍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书确定的义务,他只好步行三十余里山路赶到钱某家中耐心细致从法、理、情多角度解释,使钱某明白了不履行法院裁判文书的法律后果,自觉履行了赔偿款。当老杨通知申请人向某到庭领款时,向某赞叹道:我以为你们法官怕路远不会去执行了,现在看来法庭的确是公正无私的。今天领了款回去后,我会主动找对方沟通过去的矛盾,搞好邻里关系。

  1997年1月一件“伤害赔偿”案申请执行,标的额1050元,老杨接手此案后,经多次敦促,被执行人郑某仍拒绝履行。老杨同一名人民陪审员一道忍着严寒涉河到郑某家中,郑某闻讯后躲藏到了屋后山林,老杨他们反复给其妻解释直至天黑,最终其妻迫于无奈喊回郑某,并交清了赔偿款。老杨与陪审员摸黑赶回法庭时已是深夜,他们泡了一盆方便面充饥后才安然休息。

  2009年1月,村民朱某到永安法庭多次反映乡政府修村道路占用了她的田地山林,却未足额补偿,要求诉讼解决。老杨接待了她,耐心给予解释修公路是为了给百姓造福,子孙受益,建议放弃诉讼,理智地找当地政府调解、沟通,老杨并在电话中将其反映的情况与乡政府进行了意见交换,乡政府表示会妥善处理此事。半月后,已与乡政府达成补偿协议的朱某又专程来到法庭找老杨,亲手将一篮鸡蛋和一包茶叶放到了调解室,老杨坚持回绝未果,便要给朱某递上了一百元钱,朱某趁老杨不备拦上一辆车就走,边冲老杨招手边说:杨法官,感谢你给我讲的道理,让我没有打官司事情就得到了处理,你们法庭的确是为我们老百姓在着想。

  2010年3月,在审理余某与周某“离婚纠纷”一案时,老杨耐心听取了原、被告双方的陈述及所举证的内容,当庭综合双方婚姻基础和婚后恋情较好,只因性格差异为琐事争执不休,遂休庭电话询问了原、被告所在地村社干部,村干部也称他们不构成离婚的条件,只因双方个性常争执不休。复庭后,老杨便将婚姻法相关规定逐一解释,并从情、理多角度开导双方,双方当庭彼此作了自我批评,均示意和好。但双方迟迟不离开法庭,老杨便询问怎么回事,原告便吞吞吐吐地说出家庭困难,要求法庭是否少收点诉讼费,老杨请示院领导后按撤诉处理,我便说只收50元诉讼费。夫妻均表示待他们外出打工返家来感谢法庭的法官。

  2010年11月,一名湖北籍妇女邹某抱上刚满月的孩子泪流满面地来到法庭陈述:她与张某在外务工相识后自愿结婚到张某家,夫妻关系一直很好,却因公婆与她性格不合,常为琐事发生争执,因身边无亲人可倾述、劝解,只有与张某离婚。在庭值班的老杨即通知张某和其母到庭,推心置腹地讲解了相关法律及道理,张某母亲听后羞愧地拉过儿媳邹某的手主动道歉,婆媳重归于好。看到这些,老杨的脸上终于笑了。

  2011年8月受理文某与杨某“离婚纠纷”一案,法庭鉴于杨某系残疾人,去年受理此案时判决不准离婚。一年后文某又诉请离婚,承办该案的老杨十余次到文某与杨某偏远的家中给双方亲友做了大量工作,最终杨某同意与去意以绝的文某离婚,并心平气和地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相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当合议庭电视台记者一道与前往当事人家中送达调解书时,杨某对记者说:“当今法官的确是人民的公仆”。

  在法庭二十多年来,老杨这样的事还很多。除了正常办案外,每逢赶场的日子,老百姓上街就涉诉问题都要到法庭咨询,老杨不分节假日都默默无闻地坚守在法庭,像对待亲人一样笑迎每一位群众,给当事人、老百姓做细致的解释,始终做到耐心沟通,热心解难,公心结案,真正成为了当地老百姓的贴心人,用他的真心、真情、真爱,恪守着“法官”这一神圣称谓。

  面对艰辛他坚强挺立

  熟悉老杨的人都很少提及他过去当兵的经历,那会触动他对牺牲战友的深厚怀念,正因为他走过那段不同寻常的人生,老杨对待人生的理解较我们更为珍惜和热爱,面对困境的态度更为坚韧。

  还在部队时,老杨与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结婚了,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天有不测风云,1985年的一天,妻子查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之后的十多年,老杨对妻子始终不离不弃,走哪就把家人带到哪。他不仅要照料被病痛折磨的妻子及年幼的子女,还要坚持承受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承担因治病开支所造成的经济压力。老杨初到麻石法庭工作时,全新的司法工作得从头学起,白天他要在办案中从同事们那里学习审判程序、调查勘验技巧、法律文书制作,晚上要挑灯夜战,啃那些书本上自己尚不熟知的法律条文;在家既要洗衣做饭,求医熬药,辅导孩子,下乡办案时就不得不请邻居或亲戚到家临时照料,因放心不下家中妻子和孩子,不论多远多晚多累,他都要当天赶回来。为给妻子治病,老杨将仅有的一点转业安置费和有限的工资全用了,不够就找亲戚朋友借,再不够又到银行贷款,前前后后花去了十多万元。可是,悉心的照料仍未换来妻子的康复,1996年6月,妻子带着对老杨的深深眷恋和感激离去了。为偿还因妻子生前治病产生的债务,老杨最终把唯一的那套不大的住房卖了。再回首时,老杨发现自己的头发不知不觉已经全白了。

  2005年7月,一向身板硬朗的老杨在下乡途中突感不适,被同事送回庭里睡下后就起不了床,检查得知系患高血压诱发脑梗阻,后经住院诊治半年多,老杨靠着坚韧的毅力,坚持康复训练,终于能站立活动了,在稍感轻松后,老杨又闲不住了,不顾儿女的反对,吵着嚷着回到永安法庭又去下乡办案。因无积蓄,院里在老杨治病期间垫付了8000元,这笔款直到2010年才还清。因常年伏案工作,2010年4月,老杨又查出患上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时常感到头晕颈痛,只能靠不间断吃止痛药减缓疼痛。单位领导和同事们对老杨的身体状况感到担忧,都劝他在家休养治疗,老杨却满不在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如不战胜病痛,就会被病痛站了上风,我哪能吃这个败仗。

  老骥伏枥他笑对人生

  为跟上我国司法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应当代审判工作需要,老杨不满足于已有的审判实践经验,不断加强对自身法学知识的充电,他和比自己年轻整整一辈的干警一道学习、考试,凭着顽强的毅力在2002年底取得了法律专科毕业证书。他的言传身教也鼓舞和带动了身边的年轻干警,看到一批批和他同事的年轻干警逐渐成长为院里的中坚骨干,他比谁都开心,他总觉得,老同志就应该帮助这些年轻人接好班,站好岗。

  他常教育年轻干警,要多体恤困难群众,做好老百姓的疏导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基层司法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到法院工作不久,在新建乡一次下乡办案时,老杨在妥善处理了矛盾纠纷后,看到一户群众家境困难,适龄孩子无钱上学,当时月薪也只有三百多元的老杨当即掏出了三十元钱,让他送孩子上学,对方推让再三最终接过钱时,已感动得热泪盈眶。事后,得知受助的人居然是单位一同事的亲戚,此事在同事中传开后,大家对老杨更是打心底的由衷敬佩。汶川“5.12”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老杨也是最踊跃捐款的那一个,虽然他的经济状况不好,捐款不多,却最让大家感动。在法院工作的几十年,老杨从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从未接到任何人对他的不良举报。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今仍坚守在基层法庭的干警中,老杨算是那个“老”和“宝”了。同事们都愿和老杨呆在一个部门,最大的好处就是:老杨一年365天基本上都能坚持驻在庭里,不必担心没人值班。老杨爱劳动,每天都把法庭的环境收拾得窗明几净,就连周边邻居的通道外往往都被他“一不小心”打扫了,法庭周边花台全被他老杨种上了常青植物或花草,同事回来总能喝到他事先烧好的茶水,老杨现在的老伴早已把饭菜做好等大伙品尝;老杨爱运动,他坚持锻炼一天不落,院里组织的拔河比赛,他是主力队员,年轻后生掰腕力常成他的手下败将,下乡办案走山路是他的强项,他说那是得益于在部队就已练出的,不算啥;老杨爱操心,始终是庭里最先起床和最晚入眠的那个人,悉心接待当事人,整理卷宗档案,他就像是一个家庭里最任劳任怨的长辈,孩子们都在耍时,他还在忙着,看着,乐着。

  老杨获得的荣誉不多,在荣誉面前,老杨却总是首先考虑的自己退后,让年轻人上去。尽管让来让去,实在让不脱了,老杨也还是多次被县委表彰为先进党员,本院表彰为先进个人。因为基层法院职级名额所限,老杨参加工作已快40年了,至今还只是个副科级,院领导也说了,一定要想法在老杨退休前享受正科级。对这些,老杨却从不主动要求,他常笑称自己本是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比上不足,比下却有余了。

  对即将退休的老杨,院党组考虑把他调回院机关安排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岗位,组织谈话时,他仍如一贯的执拗:只要让我在法庭工作就行,随便到哪个法庭都可以,说真心话,我想在下面法庭干到退休为止。

  这就是老杨,一名普普通通的法官,一位就生活在你我身边的乡村法官。(作者系通江县人民法院宣教科科长李明)

    (据自 通江县人民法院)

编辑:李韵雪
相关新闻
 
通江县持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2015-09-16 17:00:17
通江县突出“四个重点”推进水务项目工作   2015-09-16 16:54:00
通江县: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开工   2015-09-16 17:03:04
通江县检察院办理首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2015-09-16 16:28:48
通江县检察院与南江县检察院开展工作交流   2015-09-16 16:36:50
 
 
 
365娱乐登录简介 | 版权声明 | 投稿须知 | 联系电话:0827—7111689
蜀ICP备13011412号 未经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者必究
巴中市通江县诺江镇东街61号 邮编:636700